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党支部勇做时代先锋

作者: 时间:2020-01-08 点击数:

将党支部设立在重大科研平台、科研团队、重点学科、重点项目上,是我校近年来党建工作的探索。成立于2015年的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党支部,是我校首次设立在科研团队和平台上的党支部。由此,我校以党建为统领,抓好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同时有效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2018年,该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支部党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做时代先锋。


聚集一批英才


  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党支部共有教师党员11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博士4名,硕士以上青年教师3名,党支部书记由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吉前华教授担任。以支部为凝聚力,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结构、不同学术背景的成员集聚在一起,建立了一个高层次人才队伍。
  “我们团队致力西江流域柑橘产业的全链条研究,从育苗、栽培到柑橘的病虫害防控,再到后期保果技术等,科研链的完整性吸引了一批年轻教师加入,他们从中找到研究的支撑和方向,研究的成果也能很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吉前华表示。
  青年教师蒋慧在党支部里成长很快。每天,她来到研究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试验田看看自己培育的那些柑橘苗株,像对待孩子一样小心翼翼的观察一番。当初进所后,她在老教师指导下,很快确立了研究方向,主攻柑橘的养分和栽培技术。为了培育出抗病力强的优质苗株,她不断下农户、到果园,再回到基地反复进行育苗试验。如今,她培育的一部分优质苗株已经在农户们的果园里种植下去,长势很好。作为青年党员教师,蒋慧还积极承担党支部的育人工作,带动一批学生从事柑橘研究,在毕业论文、考研、创业团队组建等方面助力学生成才。“作为党支部的一员,我很开心,是党支部的力量带动着我进步。”她笑着说。
  近三年来,党支部的11名教师发表论文92篇,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等11个,青年教师屡获全市优秀论文评比获一等奖。“柑橘产业链也吸引了一批非党员教师加入我们的科研。”吉前华表示。目前,以柑橘平台为依托,不少相近学科的教师加入,进行柑橘药用成分提取、柑橘保鲜、柑橘深加工等辐射链条研究,使柑橘产业研究越加广阔。

吸引一批专家


  在研究中心入口处的走廊上,挂着几十位农科专家的介绍和照片,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都是柑橘研究基地直接对接的专家。
  西江流域是国内第五大柑橘产业带,受到专家们的关注。而肇庆地区的柑橘更具独特品质,凸显研究价值。“我们研究所主要服务于肇庆、云浮地区的柑橘种植,破解本地出现的难题。遇到问题可以向全国的专家请教,得到他们的指导。”吉前华说。中心还协同中国柑橘研究所、华中农大、华南农大、省果树所等单位开展研究,针对柑橘产业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联合攻坚,转化了柑橘专用肥及矫正施肥技术、生物炭改良橘园酸性土壤技术、一种药剂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控等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
  2019年,国际柑橘学会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教授在百忙之中先后两次来到我校,亲自下到德庆、郁南地区的种植园实地考察,院士亲临指导,非常难得。他围绕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肇庆产区存在问题、特别针对本地柑橘黄龙病等棘手问题给予了全面解答。
  研究中心服务地方柑橘产业的成效受到充分肯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亦数次前来考察指导,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肇庆市委等领导多次来到中心参观考察。在专家领导们的关怀下,党支部发挥矩阵作用,让老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致力服务地方、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的示范性愈加凸显。

培养一批人才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使命,在服务地方、科研攻关的同时,如何引领学生成长,更是党员教师们思考的问题。党支部探索出将科研、教学、实践、育人有效结合的模式。
  以支部11位党员教师为核心,融入非党员教师组成育人方阵,设立学生科研、考研辅导、课程实践、就业创业、志愿服务、励志助学六个育人小组,每个小组由党员教师任组长,非党员教师任副组长,相关专业学生为成员,一个全方位育人阵地构建起来。
  吉前华表示,“柑橘基地这个平台可以让学生充分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微生物知识,但是比较抽象,利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柑橘黄龙病成因,知识就落地了。”此外,教会学生用分子生物学知识去检验柑橘苗株有无细菌,用免疫法做检测,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应用,学有所用。
  来柑研究中心进行实践的学生都要做“庄稼汉”,不跑果园、不下农户是不行的。跟老师下苗圃、给农户送技术指导、开展考察和调研,参加研讨会,全程跟着老师,久而久之,学生们做到课堂上懂书本、实验室里会分析、试验田上能栽培,下到田里懂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党支部老师的指导,学生完成了写作论文、发表论文、申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如“柑”之如饴团队获得广东省“挑战杯”金奖,更有不少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研究生。同时,学生党员、非党员通过跟着老师下乡扶贫,在长期接触农户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强了,一些非党员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服务一批果农


  除了授课、在基地做研究,一年的多数时间,吉前华都要和党支部的老师们不是深入农户和果园,就是送技术下乡、给农户培训。“看到农户们迫切的面孔,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为他们做好技术指导,解决他们的难题。看到农户们的笑容,我感觉非常欣慰。”吉前华感慨道。
  柑橘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吉前华一直是“扎根”农户的,她自己也以科技特派员身份服务农村若干年。如今研究中心从当初的两三名教师扩展为十几名教师,阵容更强大了。到怀集、郁南、德庆、高要等柑橘产区送技术、示范培训、到果园指导,为困难户送物资、送无病毒苗木是党支部教师们的“家长便饭”。几年来,团队累计推广柑橘种植面积多达10万亩,给各级政府、国家部门提供了100余份调查报告。近两年,吉前华还带领党支部教师主动对接了8个省定贫困村。“扶贫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深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党员的时代使命。”年轻教师们深有感触的说。
  服务果农的过程并不都顺利,四会的一个困难户阿丰,前几年家里种植的橘树受感染,多数死掉,他家庭陷入贫困,全家靠种菜为生。吉前华和党支部成员来到阿丰的村子扶贫,告诉阿丰他的果树受病毒感染,建议他砍掉植株,重新种植橘树,阿丰却将信将疑。老师们将阿丰园里带病的植株拿回实验室免费检测,把检测结果给他看,并将培育的抗病植株送给阿丰等困难户,全程指导他们种植。几年后,植株健康长大,当看到果树挂果、即将迎来丰收的景象时,阿丰露出久违的笑容,他用力地握着老师们的手,表达内心的感激。
  在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党支部活动室里,一处桌面上醒目的树立着不少牌子,“先进基层党支部”“广东高校三型党支部”“创先争优优秀团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示范点”“广东省新时代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这都是该党支部近年来被授予的称号、获得的荣誉。荣誉的背后,是党员们用浓浓爱国情、拳拳奋斗志、殷殷奉献行谱写出来的奋斗之歌,是新时代党员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立潮头、投身时代的嘹亮乐章。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老版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澳门新葡萄新京最新版本